今晨,我們一位老主顧拿來樣式圖需要我們印刷手提紙袋,並且在數碼打樣店直印一張出來,用的157克雙銅直印的,顏色相當的亮麗。下單時,客人要求用250克單銅。我們強調會有色差可顧客說明貨期來不及叫我們無須理會。
商品參考位置 :
MET-CM6 色差計 |
在印刷過程中,手提紙袋該紅的地方不夠紅,不該紅的地方又特別紅。客戶看過,說顏色就這樣吧,再重新製作來不及。儘量將紅色加大一點,藍色小一點。
這樣的色差為何會產生,為何會如此大呢?原來,打樣採用的數碼直印,採用的157克雙銅,且文件客戶已改過。而新文件又沒有打樣,直接出菲林印刷了。所以此時的色差是比較大的,這也是色差問題主要來源之一。
那該如何避免呢?
一、設計上問題,很多設計師根本不懂印刷或是對印刷了解一些,不專業,所以設計出來的文件看起來很好,做起來很難。如很多時候設計師將黑色做成C、M、Y、K100%的實地,套印反白字來印刷,這樣黑色是很好看,但印刷呢?加大難度,這麼大墨量,很難控制的。特別是薄紙,由於墨量過大,難以控制水墨平衡,印刷走紙也難走好,經常停機。這樣顏色哪有不偏差的,一路印刷出來,一路色差。還有四色撞出來的平網,只要一個顏色沒有控制好,顏色差別就較大。
二、色差主要來自機長人為的操作不當。要求較高的色塊改為專色印刷,特別是大墨量或是平網的色塊。如果大墨量不能改為專色印刷,在大色塊中不要做很小的字體或圖片線條,要加大。
三、只要文件修改,一定要打樣。如果顏色要求很高,最好是的打傳統樣,用什麼紙印刷,就用什麼紙張打樣。做到統一,這樣就將色差堵在源頭。特別是新客戶一定要這樣做。數碼樣行不?行。但是沒有傳統樣的好。數碼打樣必須是在廠商那裡打,一般廠商都有CTP。數碼機與印刷機的參數調成一至,這樣打出來的數碼樣,印刷跟色就可以達到9成以上的。可惜的是,很多CTP印刷廠商沒有將參數調成印刷機一致。
四、工藝安排要合理,在排單前,要審核工程單,將工藝安排好。
現在印刷機越來越先進,對於機長的要求很多印刷廠商沒有以前要求那麼高。很多機長對於顏色的把控很差。在水墨未平衡的前提下,印刷幾張跟色樣接近,就一路開印下來,結果一路開印,一路調節墨量大小,一路色差。
五、本儀器是依據CIE(國際照明委員會)標準、國家標準研 制開發的色差計,是一款使用方便、性能穩定、測量快速 且精准的色差計。能夠快速的檢測顏色的精準值、也能對照原稿與印刷品的色差值,對於商品的精準顏色分辨有公信力。先進的管理設計可進行色差分析、色差累積分析、色度指標 、色樣庫管理、模擬物體顏色等。
本文相關詞條解釋
色差
(一)不同波長的光將以不同的程度色散。白光被色散為紫外波段、可見波段和紅外波段範圍的各種波長的光,通過透鏡時所成的像便帶有彩色邊緣,即為色差。光學系統的實際成像與理想成像的差別,統稱為像差。色差是像差中的一種,是因透射材料的透射率隨波長不同而不同造成的,故只有對多色光才顯現出來。用不同的玻璃材料製成的凹凸鏡組合可以消除色差。
(二)定量表示的色知覺差異。從明度、色調和彩度這三種顏色屬性的差異來表示。明度差表示深淺的差異,色調差表示色相的差異(即偏紅或偏藍等),彩度差表示鮮艷度的差異。色差的評定在工業和商業中非常重要,主要應用於生產中的配色和產品的顏色質量控制。現代色差評定根據國際照明協會(CIE)推薦的標準色差公式並採用儀器和電腦測量計算,用精確的數字來表示。常用如CIE1976L*a*b*和CIE1976L*u*v*色差公式等。
(三)染同一顏色的革,其批與批之間出現顏色不一致,或者同一轉鼓、同一次染色的革出現幾種顏色差別的現象稱為色差。特別是絨面革更易出現色差。可指同一張皮革不同部位的色澤差別,也可指同一批加工皮革之間存在的顏色差異,還可指原定染同一顏色之不同批次皮革間的顏色差別。色差,《辭海》的解釋是指兩種顏色的差異,即色調、飽和度和亮度這三者綜合的差異。
印刷
在國家標準GB9851.1—1990《印刷技術術語》中,印刷的定義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為此,最新的國家標準GB/T9851.1-2008中將印刷定義為:「使用模擬或數字的圖像載體將呈色劑/色料(如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的複製過程。」
打樣
最傳統的也是最可靠的一種打樣方法。它使用與正式印刷機相似的設備、印版、紙張和油墨,但打樣機一般都是單色或雙色機(一次運行只能得到一種或兩種顏色),自動化程度不高,需要很高的操作技能和經驗,而且必須事先製作印版,因此打樣機打樣效率低、需要恆溫恆濕環境控制、成本較高。這種打樣方法在中國、日本等國家應用廣泛。